以下內容属于 ‘张伯苓’ 便签:

重庆南开中学建校为什么是在沙坪坝

我翻看过一些百科内容对此都没有提及过,很可能是现在编撰的人并不知其历史的细节,我是一个文史偶然爱好者,说是爱好者都过于了,偶尔想起了就翻看一下。 书归正传,民国25年,全国禁烟会议在重庆举行,张伯苓先生应邀出席,师生重逢(张伯苓也是胡光麃在天津南开学习时的老师),胡便把九一八以来日本并不以侵略东北而已的看法,和当时华北局势参证,并把他和他二哥提前回到四川经营实业作为日后的打算经过,报告给了张伯苓先生,劝他在川中地区再创南开分校,以作为日后迁校的准备,当时南开大学已有很大的规模了,不必凡事躬亲,似乎也有这项打算,便采纳了胡的建议,留在了重庆选择校址建校。 关于建校选址 张先生在川中建校的意念被人知晓后,民生公司的卢作孚最先向张先生表示,愿意将自己北碚的地皮和文化事业捐给张先生作为建校基础,但是张先生对胡光麃说,愿意自行购买地皮建校,不愿接受卢作孚的援助,同时也婉拒了当时在重庆的唐式遵师长在现在重庆巴南南温泉的几千亩林地作为建校用地,便委托胡光麃和其二哥在重庆附近的地方寻找一个地方作为建校用地,结果这个事情竟然得到了刘湘的妻弟周成虎的支持,愿意将其在市郊区沙坪坝的130亩土地作为建校基础,后来又逐渐购买扩充到700余亩。 关于工程建设 地点就是这么选定了。有了地还需要建设,所有的校舍建筑工程全部由胡光麃等人协助进行,部分经费由胡光麃、胡光麃二哥和其朋友等人向本地工商界人士募捐援助。当时的沙坪坝还是很郊区的第一个地方。建设期间,张先生经常往返城郊市内之间,此后其在道门口的华西兴业公司办事地方便成了张先生进城时休息的场所,学校建成之后定名为“南渝中学”,助理校务的依然是天津南开中学的喻传鉴、伉乃如和孟琴襄等人。 (more...)